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总会动态 >> 正文

《中国科学报》深度报道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实效

时间:2019-07-04 编辑:社会合作处管理员

本网讯(党委宣传部  张鑫)7月3日,《中国科学报》 第2版 “动态”栏目用较大篇幅报道了我校目前创新创业工作经验和成效,并深度介绍了荒野科学工作室周科、国家级众创空间联合创始人刘傲、美典微校创始人徐衡、安徽省“互联网+”大赛金奖获得者陈博群等学校“双创”先进典型。学校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:“创新创业的基础在于学科,没有学科基础,很难构成创新基础”“双创作为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,实质上国家是用双创的理念,改造整个人才培养过程。”

现将报道全文转录如下:

在众多创业大赛上,师范院校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存在。他们的展台通常被安排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,且少有人问津。在青睐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的赛场上,师范院校拿全国大奖的概率也不高。

可就是这样,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却从不缺席创业的赛场,赛场之外的创业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。这也使得师范院校的创业观变得神秘,那么,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保持了创新创业活力?

走进安徽师范大学,这个答案就要揭晓。

科学家不能代替教师

在安徽师范大学老校区,一幢旧楼改造的工作室里,整齐有序地放置着放大镜、头灯、显微镜等自然课工具。倘若时节对了,还可以在此看到饲养的蜥蜴和蚯蚓,以及一帮争先恐后观看的孩子。

这里是荒野科学工作室初创的“大本营”,而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标签——师范生。

师范生的双创教育,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。“创业者勇于挑战,风险偏好比较强,而师范生寻求稳定,不自觉地显示出了风险规避的偏好。”安师大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、教务处处长周端明说。

如果依此理,荒野的成员本该是中小学生物老师。然而,他们如今的身份却是荒野的核心股东和合伙人。

有关于他们的创业故事,创始人、安师大动物学实验课教师周科,把它们概括为“1个老师和6个学生7年时间的一个故事”。

7年前,在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动下,周科两年间带了7名本科生。他们斩获全国生命科学联赛金奖、一等奖,第二届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奖项,拿到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。毕业吃散伙饭,没有人想离开。于是便集体踏上了创业的征程。除了1名学生中途退出,其他6人都在团队中。

经过半年时间摸索,他们最终选择了熟悉的领域——教育培训。夏天晚上带着孩子们到树林里看萤火虫,用三天的时间了解声光电,用显微镜观察标本,做基本解剖……把与大自然疏远的孩子,重新带回自然、认识自然。

当然,只是这样,似乎与社会上同类培训机构无异。这时,师范院校的学科基础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效果。基于教育学、心理学、生物学、理学的深挖,他们开发了全国领先的专业自然教育课程,并实践教学。

“对于自然知识的普及,科学家不能代替教师。很多人‘懂得教什么,却不懂得怎么教’,而师范生不仅懂得教什么、怎么教,还在能力和情感上作附加提升,让学生找到内在驱动力、感知幸福的能力。”周科认为,与其他高校、社会机构相比,这是师范院校学生创业的比较优势。

双创的底蕴是厚基础

“就老老实实地毕业从教,创什么业?但是……创新意识还是要有的。”师范生的一重矛盾还在于,尽管职业导向明确,但就算不创业,创新意识、创业精神也不能丢。

尤其是,师范生将来走上教学岗位还承担着“双创人才母机”的角色,把每个人培养成创新创业的发现者、开发者和呵护者。

怎样培养“双创人才母机”?周端明认为,创新创业的基础在于学科,没有学科基础,很难构成创新基础。

在他看来,厚植学生的学科基础不可或缺。强调教授上核心课、基础课,打造“金课”,将前沿知识带入课程,把考试评价的重心放在平时;强调专业老师的指导,本科生进课题组、实验室、团队;重视学科竞赛等教学机制上的改革都是必选项。

双创工作如此重视教改,从教务处挂上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牌子那一刻起,可见端倪——过去一些高校把双创工作放在学生处,如今把双创工作挪到了教务处。“双创作为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,实质上国家是用双创的理念,改造整个人才培养过程。”周端明说,“我们的目标是出现更多的‘荒野科学’”。

厚基础不仅带来创业内容,还能形成若干创业品质。

周端明曾调研发现,师范专业内部的创业率是不平衡的,音体美专业创业的比例相对高一些,“这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”,以体育为例,学生多敢于承担风险、挫折意识强,“他们不仅不是思想的矮子,还是行动的巨人”。

“创业的方式有很多种,不一定是成立公司,研究生完成一个创新课题、在企业里带一个团队等,都是更大范围的创业。并不是鼓动师范院校学生都去开公司,而是鼓励他们在创业意识足够的情况下,朝着多个方向发展。”安师大法学毕业生、国家级皖江云众创空间联合创始人刘傲补充道。

搅动平静池水的“鲇鱼”

为了这些共同的目标,安师大点亮了创新创业的舞台。

52小时的创业沙龙活动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有点子的学生上台讲点子,谁感兴趣就申请加入团队。学院层面有“思创园”,关注创业点子;“创业苗圃”把点子孵化成“苗”。学校层面有创客中心,创立企业后还会送你“一程”,到青年创业产业园继续发展。

拥有如此顺畅的平台,这就无怪部分学生放弃创业大赛,全心全意埋头“真创业”,部分暂无创业打算的学生,也不愿意错过创新创业的舞台。

在这其中,最活跃的分子当数非师范生,他们没有思想“包袱”,成为搅动平静池水的“鲇鱼”。据统计,2018届毕业生(含研究生)中,共有23位非师范专业学生自主创业,同年非毕业生自主创业中,也有20位非师范专业同学创业,占了该校全部创业学生近八成。

毕业于安师大广告学、坚持兴趣与专业结合的徐衡就是在一级级平台上成长壮大,如今已是芜湖青年创业产业园内小有名气的社交电商。其团队成员来自新闻、广告、播音、文化产业管理等多个专业,吸引了校内更多学生关注互联网创业。

创业需要传帮带的氛围。徐衡在读期间拿下了安徽省互联网+金奖之后,次年,他的师弟播音主持(空乘)专业的陈博群也拿下了同一奖项。

事实上,师范院校还有着两个容易被忽视的创业优势。周端明指出,人才培养讲究厚重朴实,尽管短期效应不明显,但其精神特质与企业长远发展一致;随着师范院校综合化,多学科发展使得跨学科交叉成为可能。

陈博群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入学后,他便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秦枫指导下,投身创业热潮之中。他曾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绘创业,将采集的城市建筑数据整理分析后,应用于智慧城市管理中。当技术上遇到难题时,便向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麻金继请教。尽管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创业,但是他当年跨学科、创业经历所积累的知识、经验,为他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直属研究单位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
“创业就像一辆火车拉着一拨人,到了一站换汽车,路窄了换轿车、摩托车,再换自行车。到达终点的人虽不多,但是每站下车的人都有各自的精彩。”对于创业,陈博群感悟道。

(温才妃)

原文阅读地址:

《中国科学报》:

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dz/dznews_photo.aspx?id=32732

中国科学网:

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19/7/347378.s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