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校友风采 >> 校友文苑 >> 正文

【感恩母校 青春怀想】青春作伴(我与一座城)

时间:2021-10-22 编辑:王婷 预审:史铁杰 终审:宋波

刘大先,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杂志编辑部副主任,文学博士。


图为安徽芜湖风光

影像中国

我的青春时代是在安徽芜湖度过的。这个长江边上的小城,与我生命中最光洁单纯的岁月联结在一起,在成长期塑造了我的情感与观念底色,以至于我后来的所有选择和路向、理想与追求,都打上了这座城市的印迹。在离开多年后回眸,我的内心涌动着怀乡般的甜蜜与惆怅。

  1996年9月,我拖着一个大藤箱,从六安乘坐长途汽车去芜湖报到。车子在国道上晃晃荡荡走了大约七个小时,才到长江边上一个叫做二坝的地方,等着从裕溪口乘轮渡过江。我刚刚十八岁,从未到过江南,见到江岸开阔,绿草如茵,兴奋不已。一段崭新的生活即将展开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。

  我的大学位于市中心赭山脚下、镜湖之畔,翻过宿舍边的围墙就是广济寺,门口是一条小吃街,生活交通都非常便利。芜湖处于吴头楚尾之地,因多湖塘沼泽,鸠鸟翔集,古称“鸠兹”,是江南鱼米富足之地。

  这是个婉约秀气的小城市,金马门、北门到马塘区一带的老城区,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划,但并不显得杂乱,倒是透着小家碧玉的模样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,号称“十里长街”。我刚到芜湖的时候,长街依然是小商品批发市场,曲巷阡陌,还是旧时模样。有些老巷甚至还可见到青石板路和桐油板门的老店铺。

  初见这一切,对我都是新鲜的。但芜湖也并非只有这些历史的遗存,得地理之优势,近代以来芜湖发展为安徽最大的货运、外贸、集装箱中转港。

  在我所走过的小城中,芜湖称得上人文阜盛。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因欣赏芜湖的山水胜境,而在赭山广济寺中的滴翠轩内读书居住,研究诗文。现在安徽师范大学赭麓校区内还有一个“松风阁”,便是源自黄庭坚的诗帖。赭山深处,苍翠松柏间,掩映着安徽公学的遗址。上世纪初,陈独秀在赭山皖江中学堂和安徽公学教书期间,曾主办过《安徽俗话报》,传播革命思想。彼时与他一起在芜湖称得上一时俊彦的,还有李光炯、张伯纯、苏曼殊、谢无量、章士钊、柳亚子等。

  我上学期间,家里经济状况不好,课余便找各种打工的机会。我早上一般四点多就起床了,拎着热水瓶去教室或者图书馆待一天,晚上去打零工,回来再到操场跑八千米,冲个冷水澡睡觉。一点都不觉得累,只觉得充实和快乐。暑假也不回家,租个房子打工。几年时间,我跑遍了芜湖的大街小巷。我了解这个城市的所有细节,它的隐秘所在,它的脾性和它的气质。

  大学毕业的时候,我在芜湖十二中当实习老师,校内有个大成殿,巍峨庄严,改作了学生的阅览室,里面有一块芜湖县学记碑,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真迹。我觉得这个阅览室就可当作这个城市不张扬而气自华的标志。

  我后来想,芜湖的气质是什么呢?芜湖并不是开风气之先的那种城市,但应当是开放的、机敏的。它灵秀轻盈而生机勃勃,又有一颗真纯的内心。那是一颗自觉向上的青春之心,待久了,芜湖就成了青春作伴的故乡。

  离开芜湖后,我到北京工作,很少回去,每每有机会,都会被一种近乡情怯的矛盾心情所阻隔。十几年后,我被母校邀请给新报到的学弟学妹们做讲演,发现自己在这座曾经熟稔无比的城市已经不辨东西。城区扩大,建筑簇新,第一次过江的二坝已经成为鸠江区的一个镇,而现在的人们无需再等候轮渡了,长江大桥早已开通,芜湖也有了直达北京的高铁。

  晚上一个人到以前曾经无数次徘徊逡巡的长江大堤上散步,看着江水浩荡,一如当年。想起与同学在江边唱过的歌,那是青春的信念与志气,像这个保持了清新与活力的城市一样,它没有消失。走到外面的世界,依然是一张不带风霜、朝气蓬勃的脸庞。